关键词:建筑 防火 安全 对策 建筑工程管理论文 毕业论文范文 中国论文 职称论文
摘 要: 分析了超高层建筑消防安全问题,针对超高层建筑的火灾特点,提出预防和控制超高层建筑代写毕业论文火灾的措施.
关键词: 建筑; 防火; 安全; 对策;建筑工程管理论文;毕业论文范文
随着国民经济的 迅速发展,高层建筑逐渐增多,为现代化城市带来生机与活力,但同时也给消防安全带来了新的问题,特别是高度超过100m的超高层建筑.最近,我区目前最高 的超高层建筑-南宁地王大夏,今年连续发生两起火灾,已引起了自治区领导的关注,如何防控超高层建筑的火灾,最大限度的创造和谐因素,是我们每个消防工作 者面临一项艰巨任务.下面笔者就如何预防超高层建筑消防安全问题,提出一些看法,供同行参考.
1 超高层建筑的火灾特点
现行国家标准《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规定:凡10层及10层以上的居住建筑和建筑高度超过24m的公共建筑,都属于高层建筑.建筑高度超过100m高度建筑通常称为超高层建筑.总结国内外典型的多起超高层建筑火灾,其突出的特点主要有:
(1)火灾蔓延速度快.超高层建筑由于火灾蔓延途径多,影响火势蔓延的因素复杂,超高层建筑本身具有烟囱效应,加上各种楼梯间、电梯井、管道井、风 道、电缆井等竖向井道以及受热易碎的玻璃幕墙,如果防火分隔处理不好,火势可以通过门、窗、吊顶、走道、可燃隔墙等途径水平蔓延,也能竖向管井和孔洞、共 享空间、玻璃幕墙缝隙等途径蔓延.
(2)人员疏散困难.一是层数多,高度高,垂直距离长,人员疏散到地面或其他安全区域的时间长;二是人员相对集中,疏散困难;三是发生火灾时由于各 竖井空气流动畅通,火势和烟雾向上蔓延快,增加了疏散的难度.目前南宁乃至广西配置的登高消防车,最大高度也就是54m,其高度也不能满足安全疏散、火灾 扑救和救援的需要,而且登高消防车的高度也是有限的,超过登高消防车最大登高高度,外部扑救和救援根本无法实展.发生火灾时,要使人员迅速疏散到地面或建 筑物内避难层及不受火灾威胁的安全部位,是十分艰难的.数千人、甚至数万人从整幢大楼疏散到地面,少则几十分钟,多则几小时.
(3)火灾扑救难度大.超高层建筑高达上百米以上,目前的消防车供水能力和供水器材的耐压强度达不到所需的高度,登高消防车和消防直升机是扑救超高 层建筑火灾的先进设备,但由于受施展空间和技术的局限,目前无法满足超高层建筑火灾的需要,受高度的限制登高消防车只能救助相应伸展高度内的被困人员和实 施灭火,受飞机安全和停放场地的局限,消防直升机只能救助逃生到屋顶停机坪的被困人员或运送消防队员到屋顶停机坪,发生火灾时从室外进行扑救相当困难,大 面积玻璃幕墙受高温或火焰作用,易碎裂形成“玻璃刀”,时刻威胁超高层建筑四周参与救灾的消防车、器材装备和救助人员.因此,超高层建筑火灾扑救难度大, 一般要立足于自防自救,靠自身消防设施实现灭火.
2 我区超高层建筑消防安全问题现状
尽管超高层建筑发展在我区刚处于起步阶段,但从现已投入使用的超高层建筑调查情况看,主要存在以下消防安全问题:
(1)防火分隔处理不彻底.超高层建筑内设有电梯井、电缆井、管道井等各种竖向管井,管井施工后,楼板和孔洞没有严格按规范进行防火封堵,大量的玻 璃幕墙与楼板处没有完全进行封堵或封堵不彻底,火灾时往往变成火灾蔓延的最佳途径.如2007年5月南宁地王大厦发生的火灾,就是有关管井没有按规定封 堵,以致火灾时,烟气很快蔓延到各楼层.
- 上一篇: 从审美观念和建筑理论看高层建筑的形式
- 下一篇: 中国企业登陆泛欧交易所面临的问题及其对策
相关论文
- ·澳大利亚可持续发展水政策及启示
- ·信息时代下企业集团财务管理研究
- ·高等学校自然科学学报学术评价研究
- ·企业组织创新过程中的学习机制及知识管理
- ·management and organization theory for practicing managers------- In the perspective of human resource managers in scientific and research organization
- ·浅谈火灾自动报警与消防联动控制系统的设计及设备选型
- ·绩效评估偏误与对策的思考
- ·基于敏捷虚拟管理思想的企业采购管理及其信息系统研究
- ·数据挖掘技术在市场调研中的应用研究
- ·交通施工企业集团内部分配问题的研究
- ·大连市道路货运行业信息化建设研究
- ·项目投资期权决策方法及应用研究
- ·基于人工神经网络的股价预测模型研究
- ·基于Web面向知识管理的OA系统研究与开发
- ·互连网络及基于光互连的波长分配优化研究
- ·转轨经济时期国有企业公司治理结构模式的选择和构建
- ·区块整体调剖决策系统研究与应用
- ·科技政策制定的理论与方法研究
- ·基于业务流程再造的企业组织变革研究
- ·知识共享的影响因素分析与实现对策研究